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
通信作者:王建业,Email:wangjy@bjhmoh.cn;齐海梅,Email:qhm68602@126.com.
目 录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之后更不容易恢复,大多数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是可以居家治疗和康复的。为了帮助老年患者做好居家观察、治疗及康复,降低传播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居家管理指导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传播途径
1. 新冠病毒是怎样传播的?
不管是被医生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还是自己没有明显不适的无症状感染者,都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染给别人。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经是患者咳嗽、打喷嚏、谈话的时候喷溅出含有病毒的飞沫,近距离吸入即可传染,也可以通过共同使用的家居物品或公共设施传播。
所以要戴好口罩防止吸入病毒;如果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直接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以及间接接触如触摸共用过的门把手、水龙头、电梯及家具按钮等被病毒污染的用品也可传染,所以勤洗手很重要;还有气溶胶传播,也就是空气中悬浮的含病毒的飞沫微小颗粒,被人吸入后或经口、鼻、眼造成感染,尤其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气溶胶传播[1,2],所以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居室常通风也很重要。
人们对新冠病毒缺乏天然免疫力,容易感染,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及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人更是感染后转化为重症的高危人群,死亡风险更高,所以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尤其应该加强防护[3]。
2. 为什么说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和重症的高危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呼吸屏障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身体识别和清除新冠病毒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老年人常常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新冠病毒感染后会使原有慢性病加重,而且更容易出现合并症[3,4]。因此,与中青年相比,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难度增大,住院和死亡风险升高。尽管老年人发生重症的概率更高,但是通过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期识别新冠病毒感染,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大部分老年人是可以康复的。
二、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的特点
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表现有咽干、咽痛、咳嗽、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鼻涕、腹泻、结膜炎等[1]。
1.老年人新冠感染后会有哪些不典型症状?
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后除了上述常见的症状外,还经常表现不典型,常见以没胃口、没精神、疲惫乏力为首发症状,也可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容易跌倒、交流困难、卧床不起、尿失禁、神志不清醒等全身的问题[3.4]。另外有些老年人感染后表现为原有的慢性病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咳嗽的次数增加,痰量增多;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降不下来;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增高等。
2.老年人感染后一定会发热吗?
不是所有老年人感染后都会发热,有些老年人并不发热,甚至出现低体温(<35℃)。
3.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症状不重,病情却发展很快?
老年人身体反应迟钝,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者病情在加重,自我感觉却不明显,比如有些老年人明明已经发热了,自己却没有察觉;有些肺部已经出现肺炎了,但是并没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等到去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很重了。
另外有些老年人抵抗力较低,同时又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肝炎、尿毒症等,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下降,也可导致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进展快。
4.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有些老年人对缺氧的反应不敏感或已经耐受,身体明明已经处于明显的缺氧状态,指氧饱和度不到93%,甚至低于80%,但是却没有呼吸困难、胸闷等缺氧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沉默性缺氧[5,6]。沉默性缺氧好发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因严重缺氧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居家老年人应监测指氧饱和度,一旦出现指氧饱和度低于93%,应及时就医,多数患者经过正规的积极治疗,能够恢复正常的血氧水平。
5.家属或照护者如何早期发现老年人的异常呢?
由于老年人感染后可能没有典型症状,或者无法清楚地描述症状,需要家属或照护者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日常表现,出现没胃口、没精神、交流困难、活动减少甚至卧床不起、尿失禁、神志不清醒以及原有慢性病加重等都要怀疑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争取尽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就诊。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如果老年人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或者虽然没有出现感染症状,但是家属或者照护者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建议老年人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3]。
6.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这三者有什么不同?
普通感冒比较常见,没有季节性,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一般发热较轻或不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较轻,传染性弱,持续时间较短,症状可以很快缓解。
流感,也叫流行性感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为主要发病季节),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突出特点就是有传染性,人和人之间传染性强。
新冠病毒感染,除了咽痛、声哑、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以外,全身症状比如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相对比流感要更重一些,还能引起较明显的腹泻、嗅觉味觉减退等,后续的咳嗽、咳痰更加明显,持续时间长,传染性更强。
三、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居家自我管理
1.什么情况下适合居家管理?
如果老年人感染后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并且原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没有加重可考虑居家管理。因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建议家属或者照护者密切观察老年人的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呼吸、指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果有变化,及时就医。
2.居家管理应准备哪些用品?
家庭应准备体温计、消毒纸巾、N95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或者75%酒精)、带盖的垃圾桶。要注意卫生间里有防滑设施,如防滑垫、扶手等,预防跌倒。
3.居家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1)做好室内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避风。如使用中央空调,应关闭回风,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
(2)配戴口罩、勤洗手:感染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应注意规范配戴口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均应洗手或手消毒,要避免脏手接触口鼻和眼睛等。洗手不要短于20秒,手的每个部位都洗到,使用肥皂水洗手或含有60%以上酒精浓度的免洗洗手液擦手。
4.怎样做居家健康监测?
(1)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监测: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做好健康监测,需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发热、咽干、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嗅觉和味觉改变,有没有精神变差、食欲下降、大小便异常等情况。如果有,严重程度有没有变化,如果逐渐减轻可继续居家康复,如果进行性加重需要就医。
(2)体温监测:如果没有发热,建议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如果出现发热,每日应根据情况多次测量体温。
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氧饱和度用来反应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正常人应维持在95%以上。建议每日监测静息及活动后指氧饱和度,如手温度较低,建议适当活动手指,选择温热手指进行检测。
原有慢性病相关症状监测:例如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老年人要每日监测血压、心率或脉搏以及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头痛等症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监测快速血糖,空腹和餐后各1次/日,如果连测三日血糖稳定可减少监测频次,如果血糖不稳、有病情变化或者新加药物可增加监测频次,必要时随时测;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要监测呼吸频率,注意有无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5.如何应对居家老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症状?
(1)出现发热、全身疼痛,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体温在38℃左右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多饮水、物理降温、“感冒药”(见表1)等方法降温。当体温高于38.5℃时,或体温未升至38.5℃,但有明显全身不适、感到痛苦、影响休息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表2)。
表1 常用的两种“感冒药”药物用量
药物名称 |
剂量 |
酚麻美敏片 |
1片/次,每6小时服用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
氨酚伪麻美芬片 |
日用片:1片/次,2次/日或每6小时1次 夜用片:睡前服用1片 |
表2 常用的两种解热镇痛药物用法和注意事项
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可以缓解感冒导致的发热、流涕、鼻塞和咳嗽等症状,比如酚麻美敏片和氨酚伪麻美芬片,可以使用(表1),但应注意其组成成分对老年人的影响。另外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成分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因此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核对药品说明书中的具体成分及服药方法,避免叠加用药,另外,高龄老人要酌情减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出现咳嗽该怎么办?
咳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咳嗽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出现咳嗽时,不要过于紧张焦虑,治疗上要以祛痰为主,不能以强力止咳为目标。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若出现严重咳嗽、痰多或痰咳不出,且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时,可适当选择止咳祛痰药物治疗(表3)。如以干咳为主,可以服用福尔可定口服液或右美沙芬片或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泡腾片或盐酸氨溴索片或桉柠蒎软胶囊或羧甲司坦口服液等祛痰药帮助稀释和溶解痰液。
表3 新冠病毒感染对症药物清单*
(3)出现咽干、咽痛怎么办?
如果咽部只是轻微不适,可通过适量饮水、淡盐水含漱的方式来缓解。当咽干、咽痛症状比较严重时,建议使用一些可以缓解咽喉肿痛的中药或中成药(表3)。
(4)出现鼻塞、流涕如何缓解?
鼻塞、流涕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使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中也含有缓解鼻塞、流涕的成分,比如酚麻美敏、氨酚伪麻美芬等。如果选用复方“感冒药”用来退烧、镇咳、缓解鼻塞和流涕时,选择一种即可,避免重复叠加用药。如果鼻塞较重,可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也可选择鼻喷减充血剂,如呋麻滴鼻液(表3)。
(5)呕吐、腹泻怎么办?
新冠感染时,如果以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首先要调整饮食,以清淡、
少油、好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多饮水,同时注意补充含钾、钠等多种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胶囊、蒙脱石散、肠道益生菌、小檗碱等对症治疗;如果腹泻较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如果是服用一些药物后出现呕吐、腹泻,可能是药物反应,需要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6.中医药治疗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推荐使用的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排毒颗粒及宣肺败毒颗粒等。临床上除选用以上中成药,也推荐选用中药方剂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建议酌情根据自身情况并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1]。
7.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抗病毒药物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表4)[1]。
(1)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适用于发病5天以内,3天内服用更好,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型成年患者。用法:奈玛特韦300mg与利托那韦100mg同时服用,每12小时1次,连续服用5天。中度肾功能损伤者应将奈玛特韦减半服用,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不应使用。该药与多种常见慢病药物有相互作用,增加肝肾功能损伤风险,甚至有禁忌,不能盲目自服。
(2) 阿兹夫定片:适用于治疗中型新冠病毒的患者。用法: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每日1次,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建议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使用。
(3) 莫诺拉韦胶囊:适用于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用法:800毫克,每12小时口服1次,连续服用5天。
表4 常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8.是否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的老年人都需要吸氧?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需密切监测指氧饱和度,如居家老人指氧氧饱和度≤93%,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不是自己在家里吸氧缓解。有慢性肺部疾病且长期家庭氧疗者,可以继续常规氧疗,但如果其指氧饱和度降低,不能维持原来的水平,建议医院就诊。
9.失眠问题怎么应对?
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有些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出现失眠或失眠加重。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身体上的不舒服,如咽痛、鼻塞、全身酸痛等,以及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等。首先应该遵守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作息,睡前避免剧烈的身体活动和紧张的脑力活动,减少手机等荧光屏的刺激,尽量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或食物;还可以通过调整卧室的光线、听音乐等方法使自己放松;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助眠和缓解因失眠导致的身体不适。需要关注失眠背后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若失眠难以缓解,建议去看专科医生。
10.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什么?
(1)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什么?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发热、活动量减少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感染后食欲差、机体消耗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血糖降低。因此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要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酌情调整饮食、运动量和降糖药物。如果血糖波动较大,建议医院就诊。
(2)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什么?
发热、疼痛、情绪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应在患病期间每日监测血压,早晚各测量一次。如果血压波动较大,建议医院就诊。
(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容易复发或恶化。应该坚持日常用药,不要随意停药、增减药量,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等高危因素,如病情不稳定或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就医。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令或沙班类等抗凝血药物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热时,若需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肠胃不适、黑便或小便发红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什么?
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不应改变常规治疗,每日监测指氧饱和度。若指氧饱和度≤93%或者较前有所下降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建议医院就诊。
11.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后,其家属或照护者应注意什么?
(1)保护好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观察老年人的体温、呼吸、指氧饱和度、精神状态、饮食及大小便等情况。
(3)管理好老年人的药物使用,提醒老年人按时服药,不要漏服或过量服用,注意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是否停药。
(4)管理好老人的饮食和营养,根据老人的胃肠道情况及患病状况,给予易消化、好吞咽的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禽肉蛋奶大豆,协助老人少量多次饮水;注意补充绿色蔬菜及橘子、香蕉、苹果、梨等含钾、钠及维生素丰富的水果;注意防范饮食呛咳和误吸。
(5)管理好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个人卫生、活动及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衰弱及肌少症。
(6)家属或照护者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建议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12.患病时什么情况下要尽快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尽快就医:(1)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2)呼吸困难,或者指氧饱和度≤93%;(3)原有慢性病明显加重,通过现有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或改善;(4)出现嗜睡、言语不清、进食明显减少、持续腹泻、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
13.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
去医院时做好自身防护,尽可能佩戴N95口罩,由熟悉病情的家属陪同一起就诊,预先在纸上写好既往慢性病诊断和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携带既往病历,根据当地医院的就诊流程在发热门诊、普通门诊或者急诊就诊。若病情较重,可拨打急救车立即转运至医院。
14.感染期或康复期老年人怎么补充营养?
(1)提高食欲: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期或康复期常常有胃口不好,食欲减退,进食前可口含酸梅,酸奶调味等增加食欲,尊重老年人的饮食喜好,准备多种老年人爱吃的饭菜。
(2)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选择软、软烂、易消化食物,如无刺的鱼肉、肉泥、细软的米饭、面条、稀粥、蒸软的蔬菜等。
(3)少量多餐:注意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可在两餐间增加水果、酸奶等。
(4)合理搭配,食物多样化:保证每天能量充足,除主食外,特别需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比如瘦肉、鸡蛋、奶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若食物不能达到营养要求,或无食欲、备餐不方便,可以选择使用方便、营养素均衡及容易消化吸收的口服营养制剂,做餐食部分补充。
此外有些卧床老人肠胃蠕动缓慢、消化能力差,若出现便秘的情况可多吃蔬菜和水果,添加杂粮、杂豆等,同时多饮水以助润肠通便,必要时可以辅助开塞露或通便药物等措施,切忌长时间大便不通,影响老人身心健康。
15.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如何进行康复?
虽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结果已经转阴,但身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需要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康复[7,8,9]。
呼吸康复:如果感觉呼吸困难,可通过以下体位缓解,如俯卧位、前倾坐位、前倾立位、背部倚靠立位等(图1)。也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联合缩唇呼吸法来控制和放松呼吸,具体做法:用鼻吸气,腹部在吸气过程中缓慢外凸;用嘴慢慢呼气,腹部在呼气过程中缓慢内凹。
图1 缓解呼吸困难体位法(图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
A. 俯卧位 B. 斜坡侧卧 C. 前倾坐位 D. 前倾坐位(无桌子)E. 前倾立位 F.背部倚靠立位
图2 腹式呼吸联合缩唇呼吸法(图片来自网络)
味觉、嗅觉康复:味觉、嗅觉减退的老年人大多数会在新冠感染后1个月内恢复,建议保持口腔卫生,增加食物中的酸味或香味,如每天闻柠檬,酌情进食辣椒、柠檬汁等,来达到训练味觉、嗅觉的作用。若味觉、嗅觉长时间没有恢复,建议医院就诊。
运动康复:在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不建议剧烈运动。1个月后可以开始康复运动,以轻柔、舒缓的运动为主,活动锻炼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老年人的运动应在家属或照护者的陪同下进行,一定要在可耐受范围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应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定期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褥疮。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评估指导下运动。
认知康复:部分老年人会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建议在家里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均衡健康的营养保证、积极保持力所能及的良性社交、坚持接受听广播或读书等认知刺激、尽量作息规律维持睡眠-觉醒周期。对感染前已经患有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尤其要加强照护,尽量防止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必要时到医院认知专科或记忆门诊就诊,接受专业认知康复训练。
心理康复: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客观认识新冠疫情,主动治疗,不恐惧、不害怕,以积极正向的思维去面对;安排丰富的活动来防治不良情绪,如听喜欢的音乐、读书看报、冥想等;积极和家人沟通,寻求心理支持,必要时寻求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的帮助。
睡眠康复:老年人“阳康”后出现失眠时,首先尝试自我调节,尽量放松心情,恢复规律作息,避免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和茶等刺激性的饮料,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尽量不讨论或从事容易兴奋的事情,减少或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等。其次,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改善睡眠或因失眠感到痛苦、困扰日常生活,可以睡前服用助眠药物,并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16.新冠康复过程中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医?
(1)轻微活动后出现无法缓解的明显气短。
(2)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
(3)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
(4)感到头脑混乱并逐步加重。
(5)身体单侧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
(6)焦虑状况或情绪恶化。
(7)睡眠障碍影响白天生活质量。
(8)其他新出现的症状或基础病加重等需要就医的情况。
17.新冠感染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感染了新冠后较长一段时间好不彻底,包括咳嗽咳痰总不利索,容易疲劳、虚弱,稍一活动就出汗,话说多了就憋气,吃不香,睡不好,记性变差,反应迟钝,焦虑、抑郁,脱发等200多种症状。总之,全身的不舒服都可能出现,甚至感觉整个人“废掉”了一样。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新冠感染后综合征,指新冠感染后的3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个月,不能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对日常功能造成影响。因此,老年人在“阳康”后,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像其他急性病过后的康复期一样,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接受劳逸结合的身体锻炼,规律生活,营养平衡,保证足够的睡眠,放松心情,逐渐增加社交和娱乐活动,争取各器官功能早日恢复。另外,在新冠康复的同时,还要积极管理和治疗基础疾病,以减少全身的不适。现在不少医院已经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专门为新冠感染后的患者提供帮助。只要治疗得当,大部分新冠后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原有功能。
18.老年人感染后还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近期感染过新冠病毒,暂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与感染时间间隔6个月以上。
四、老年人科学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
1.老年人是否要接种疫苗?
老年人都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即使有慢性病,只要慢性病在药物控制稳定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接种疫苗的[10,11]。但是有以下情况者不宜接种:以前接种疫苗时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目前正在发热;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10,11]。接种疫苗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我国目前批准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对于老年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经过验证的,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都应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10,11]。
2.除了疫苗,有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药物吗?
长效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可用于新冠病毒暴露前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下起到预防作用[12]。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除接种疫苗外,或不能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还可使用长效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怎样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建议老年人应规律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及健康的心态,加强营养,平衡健康饮食;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怎样加强慢性病的管理?
老年人常常有多种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平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将慢性病控制在稳定状态;同时在家多监测血压、血糖等,如果出现变化或者波动,应该到医院就诊。长期用药的老年人需遵医嘱规律用药,切勿擅自停药或者随意加量减量。家属或照护者要多观察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况、睡眠、饮食与大小便情况,同时了解老年人是否有其他身体不适,帮助老年人监测体温、血压、脉搏、指氧饱和度,并提醒老年人按时用药。
老年人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对象,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综合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资料,我们撰写了适用于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居家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科学应对新冠病毒感染,降低老年人重症风险,维护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1/06/5735343/files/5844ce04246b431dbd322d8ba10afb48.pdf.
2. Michael Riediker, Higher viral load and infectivity increase risk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for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 Swiss Medical Surgery, 2022; 152: w30133.
3. 陈琼,余维巍,王丽静,奚桓,张蔷,陈新宇,黄葵,鲁翔,刘新民,张存泰,王建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试行)[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02):113-118.
4. 林连君,朱蕾,时国朝,吴剑卿,李洪霞,孙宝君,林江涛,徐作军,孙铁英,黎健,俞森洋,刘新民.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08):588-597.
5. Alamé K, Lemaitre EL, Abensur Vuillaume L, et al.,CREMS Network (Clinical Research in Emergency Medicine and Sepsis). Silent Hypoxemia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of Two Clinical Phenotypes in Critical COVID-19. J Clin Med. 2022 Aug 27;11(17):5034.
6. Hayakawa K, Morioka S, Asai Y, Tsuzuki S, Yamada G, Suzuki S, Matsunaga N, Ohmagari N. Predictors of silent hypox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Japan. J Infect Chemother. 2022 Oct;28(10):1436-1438.
7.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 http://www.nhc.gov.cn/xcs/fkdt/202212/560d0401fe4c4f4180d2d61c7c44abf3.shtml
8. Support for rehabilitation: self-management after COVID-19-related illness, second edition. https://www.who.int/europe/publications/i/item/WHO-EURO-2021-855-40590-59892
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xwfb/202212/t20221229_2886740.html.
10.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http://www.nhc.gov.cn/xcs/gzzcwj/202211/9bb71c9c7d664fb0bbcd2b3eaaefcf84.shtml.
11. 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 https://www.chinacdc.cn/yyrdgz/202204/t20220405_258219.html.
12. Jin L, Tang R, Wu S, et al. Antibody persistence and safety after heterologous boosting with orally aerosolised Ad5-nCoV in individuals primed with two-dose CoronaVac previously: 12-month analys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3 Dec;12(1):2155251.
编写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顺序)
组长:王建业(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冯子健(中华预防医学会),奚桓(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执行组长:齐海梅(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副组长:胡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乔薇(中日友好医院),孙亮(国家卫健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孙晓红(北京协和医院),王志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吴锦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顾问专家:陈琼(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董碧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晓红(北京协和医院),李燕明(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吴浩(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于普林(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张存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执笔专家:齐海梅(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吕继辉(北京老年医院),王丽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俞巧(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编写专家:陈孟莉(解放军总医院),陈旭娇(浙江医院),葛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顾朋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才友(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季波(南部战区总医院),姜昕(深圳市人民医院),李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晶(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李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罗凡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吕继辉(北京老年医院),毛琛(南方医科大学),毛拥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唐斌擎(上海市中医医院),王涤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魏学娟(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薛亚(上海市中医医院),杨红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睿悦(国家卫健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杨爽(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云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殷召雪(中国疾控中心),赵彬(北京协和医院),赵籥陶(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郑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厚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彩蓉(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学术秘书:刘恒硕(国家卫健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宋刚(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