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成功召开,大会以“体医融合、健康运动”为主题,旨在聚焦体育运动与健康领域科学问题,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促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5月28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举办“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分论坛,主题为“体育运动促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分论坛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钱序教授和副主任委员狄江丽研究员共同主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邱琇主任医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沈嵘主任医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易念华主任医师、北京世纪坛医院白文佩主任医师等4位分会常务委员分别做“孕期运动与子代生命早期健康”、“产后运动与健康促进”、“体育运动促进年轻女性生殖健康”、“体育运动与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主题报告;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王梅研究员、北京体育大学毛杉杉教授就“成年女性体育运动的作用及科学健身指导”和“女性体育运动中的医学问题与解决策略”主题展开介绍。专家们在学术报告中分享了体育运动促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科学证据、女性科学运动的指导原则,以及科学运动的实践与研究相关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妇女保健分会参会常委在会场合影
妇女保健分会常委邱琇主任医师做
“孕期运动与子代生命早期健康”主题报告
妇女保健分会常委沈嵘主任医师做
“产后运动与健康促进”主题报告
妇女保健分会常委易念华主任医师做
“体育运动促进年轻女性生殖健康”主题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王梅研究员做
“成年女性体育运动的作用及科学健身指导”主题报告
北京体育大学毛杉杉教授做
“女性体育运动中的医学问题与解决策略”主题报告
妇女保健分会常委白文佩教授做
“体育运动与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主题报告
在论文交流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徐豪、首都体育学院王簌、北京体育大学陈晓可、广西中医药大学韦东谊等4位青年学者分别交流了“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对中国妊娠糖尿病妇女疗效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广场舞运动对妇女健康生活的作用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与等量有氧运动对绝经女性血流剪切力的影响”、“有氧运动对产后抑郁症防治效果的荟萃分析”、“五禽戏运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线粒体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探讨了各种类型运动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和可能机制。其后妇女保健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复旦大学蒋泓教授就“中老年骨健康与营养”进行了专题讲座,使与会者了解营养作为体育运动支撑体系之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论坛现场
钱序主任委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她代表妇女保健分会感谢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本次活动,为分会开展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并对分论坛给予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和研究者分享各自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感谢相关单位支持助力妇女健康事业发展。
本次论坛内容覆盖了女性不同生命阶段的运动及体质特点,介绍运动与生育力、妊娠和出生结局、产后健康、儿童早期发展、更年期疾病的关联,推荐各年龄阶段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等。会议全面展示了女性全生命周期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同时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分享。论坛汇聚来自全国各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体育大学的研究者和青年学者,为促进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科学运动、推动该领域实证研究和循证实践、探索体医融合保健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良好的行动契机。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