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石油系统分会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各会员单位和广大石油预防工作者,认真贯彻集团公司“质量为本、健康至上”企业理念,紧密结合石油预防工作重点,积极努力,开拓进取,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一、 全面配合做好石油矿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分会是石油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学术机构,参与和指导石油矿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分会的首要任务。各会员单位肩负着本企业疾病防控的主力军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今年以来,根据所在地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认真落实重点疾病的防控措施。组织预防专业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流行病调查、病原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预防接种、食品卫生、营区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各石油矿区没有发生传染病流行,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辽河油田、华北油田等具备卫生执法监督职能的会员单位,认真落实《食品卫生法》,加大矿区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不断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杜绝了食物中毒的发生。各会员单位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力度,根据矿区分布和规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培养全科医生,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常见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矿区人口个人健康档案,采用多种方式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开展社区卫生宣教和健康干预活动。社区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方便了矿区居民,提高了矿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对构建和谐矿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积极开展石油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
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范围广,从业员工多,职业病防治任务繁重。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年初下发了职业健康工作要点,之后又下发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的通知。分会始终把职业病防治作为分会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各项职业健康工作。为加强职业健康的基础工作,分会组织专门会议,分析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如何做好职业健康基础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建档,研讨有关工作规范的修订完善。分会配合集团公司组织完成了石油企业职业危害调查,为集团公司的危害治理提供了科学详实的技术资料。结合石油企业噪声作业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分会组织专家制定噪声危害调查方案,多企业协作开展大范围现场噪声危害调查。继续做好集团公司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和系统维护,确保职业健康信息通畅。各会员单位按照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工作部署,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场所调查、职业卫生建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深入施工生产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场所检测,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努力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职业健康工作指标。夏季来临,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七防”(防中暑、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防职业中毒、防健康损害、防心理疾病、防野外作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会员单位组织预防专业人员积极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保障石油员工健康。一些会员单位还继续组织了职业健康服务小分队,为野外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服务。今年五月份,各单位认真组织《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分会配合宣传周活动编写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专刊》,下发各石油企业。
三、 加强分会的组织建设,建立专业学组
专业学组是分会下设的专业学术机构,可以发挥专业人员的团队作用,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针对中国石油预防工作重点,按照分会年度工作计划,遵照中华预防医学会有关学组建设的章程,分会于今年五月组建了由石油系统职业卫生专家参加的职业卫生专业学组,挂靠在辽河油田。职业卫生专业学组成立后,认真制定了学组工作计划,开展了石油系统噪声危害的调查研究,并分批修订完善石油职业卫生工作规范,筹划专项科研协作。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员工面对激烈岗位竞争,野外流动的艰苦作业,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石油预防领域的又一重点方面,已经引起集团公司的高度关注。分会又筹备组建了职业心理健康专业学组。该学组依托中国石油中心医院,吸收一些大型石油企业总医院的心理健康专家参加,组成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开展职业心理学课题的科研和技术协作,组织职业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培训,以及职业心理健康的科普宣教和心理健康干预,从而达到保护石油员工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职业卫生学组和职业心理健康学组的成立,使石油分会工作展现了新的生机。分会还在调研筹划职业中毒学组的组建。
四、 结合石油预防医学实际,开展各项科研学术工作
今年以来,分会及各会员单位结合石油预防医学实际需要,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学术工作。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石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确认及岗位防护规范》、《野外施工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规范》、《油田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指南》等8个行业规范的编写,部分规范已经通过评审。分会职业卫生学组的科研课题《石油系统噪声危害研究》正在进行中。职业心理健康学组的科研课题《石油员工心理评价及干预措施研究》,通过了中石油集团公司验收。各会员单位立项的职业卫生领域的科研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中国石油职业卫生技术中心的《CNODC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健康保障研究》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多项获局级成果奖。同北大合作开展了《钻井工人骨骼肌肉损伤研究》、参与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慢病风险评估适宜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科研项目。还组织中心技术人员完成了英文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场所分析》和《职业压力调查问卷使用说明》专业书籍的翻译。兰化总医院的《丙烯酸甲酯对肺肝脑脂质过氧化损害研究》、《金属锰对中枢神经损害研究》两项科研,已经通过甘肃省的省级评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辽河油田正在进行中的《油田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确认及岗位防护导则研究》、《热注岗听力损伤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护措施研究》,华北油田的《常用石油化学助剂对人体危害研究》等局级科研项目,对解决施工生产一线的职业危害防护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石油预防工作水平,保障员工健康,促进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做好专业培训和健康教育
石油系统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两次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和一次职业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年8月30日在西安召开了分会2011年会暨第七次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得到了石油系统预防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各类论文84篇,经过专家评审会议,采用论文汇编80篇,选定大会发言交流15篇。这些论文凝聚了广大石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心血,是他们努力实践,努力钻研的学术结晶。今年5月分会在辽宁盘锦召开了职业卫生学组会议,12月在黄山召开了分会职业心理健康学组会议。在这两次学组会议上,都进行了专业学术研讨和交流。2011年9月分会在重庆举办了《职业健康管理培训班》,这次培训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政策和标准,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健康管理,涵盖企业职业健康各项重点工作。91名石油系统从事健康管理及职业健康专业人员参加了培训。今年以来,各会员单位都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各自学术交流活动,并且参加国家和所在地区的学术交流会,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一些单位还组织了本单位的论文交流和论文评选活动。分会与中国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共同组办的《石油职业健康信息》,及时采集国内外职业卫生新信息,已经编印了5期,发放到各企业和会员单位。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分别完成《油气管道职业健康知识手册》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员工健康知识手册》编写。各会员单位较好地组织了专业培训,举办了多种类型的预防医学培训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兰化总医院还被定为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培训基地。各单位加强对石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对不同工种的员工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发放各种健康知识手册,提高了员工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换届后的新一届分会委员会工作的第4年,也是石油系统分会继续发展的一年。我们要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结合石油行业实际,配合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为石油系统的预防医学分会,其办会宗旨就是要适应行业特点,结合石油行业施工生产实际,立足为企业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12年,重点传染病防控和职业卫生仍是各会员单位的工作重点,分会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工作。分会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组的作用,计划在石油员工心理健康干预、石油行业噪声危害防护和野外施工地方病防控等方面选择3——4个课题,以学组为团队,组织有关会员单位专家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为企业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提供的资料。对石油行业预防医学共性的问题和难点,要组织多个会员单位参加的科研协作攻关,充分发挥专家和资源的作用,确实解决实际问题。分会要配合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专家库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石油系统的卫生应急能力。分会要组织专家编写石油预防医学的应用性书籍。各会员单位要继续配合所在企业,做好为一线员工的职业健康服务活动。
二、配合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工作
在企业推行的HSE管理体系中,职业病防治是我们各会员单位的主要任务,而职业健康工作是防控职业病的重要方面。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提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能力。分会要配合集团公司组织专业人员,修编职业健康的企业标准和规范,进而使全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科学规范。利用专业优势,加强会员单位间的技术协作和工作交流,组织对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专题科研攻关,做到预防资源共享,提高行业整体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各会员单位要重视石油野外施工作业的职业卫生,加强现场职业危害监测和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做好野外施工队伍的营区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以及员工的健康干预和促进活动。有条件的单位,继续开展对野外施工队伍的职业健康服务。
三、 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学术活动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广大预防工作者的学术要求,对分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会要创新思路,借鉴其他学会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石油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促进预防医学科技在石油系统的繁荣和发展。2012年分会下半年召开年会,同时进行专题学术交流。还将召开职业卫生学组和职业心理健康学组的会议,布置科研协作和研讨专业工作。分会还将根据石油预防工作的需要,适时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学术研讨。各会员单位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内部学术交流。分会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预防医学新信息、新知识,继续编印好《职业健康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会员单位。要积极同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兄弟分会的联系,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信息。2011年下半年,分会计划举办以职业健康为主题的第七届石油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
四、重视教育培训,开展卫生科普宣传
2012年,分会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根据集团公司主管部门的要求,针对石油预防工作的实际,确立教育培训内容,并认真组织教材和师资,确保培训效果。计划组织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心理健康两个培训班,旨在提高职业健康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分会要配合集团公司组织好每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分会要根据集团公司需要,组织编写适合石油员工的卫生科普教育读物。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要坚持做好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工地车间。各会员单位要在矿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石油职工家属的卫生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