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王临虹、方利文、张燕、张伟、莫云、孙定勇、王前、姚均、王芳、王爱玲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04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30日
项目资助:“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04BA719A03)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WA2005-03)
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编号:CHARTS-2009-02-04)
卫生部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编号:2006-2010,YH601)
国内外研究进展: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21世纪初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研究基本空白。不仅缺乏基本的孕产妇HIV感染等流行病学资料及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而且缺乏母婴传播干预技术效果研究。国外研究显示,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率,但这些干预措施是否适合我国实际,预防效果如何评价尚缺乏科学指标和方法。目前也还缺乏广泛的病毒和免疫学监测、实验室及流行病学数据支持。HIV感染孕妇感染病毒型和耐药基因型研究的缺乏,使孕妇合理选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缺乏依据。随着HIV感染母亲分娩的儿童即艾滋病暴露儿童及HIV感染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我国艾滋病暴露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及生存现状亟待关注,而儿童HIV早期诊断领域仍属空白,迫切需要建立我国的婴儿早期诊断筛查方法和策略。同时,采取何种服务模式在研究初期尚不明确;国家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资源投入及配置缺乏科学指导,亟待开展相应的研究以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为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项目首次通过开展大规模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分子病毒学、细胞学及血清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技术,在揭示我国孕产妇艾滋病流行状况及母婴传播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技术;通过对干预技术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探索,评价其预防效果;探索并形成婴儿HIV早期诊断筛查方法与策略;研究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技术的适宜服务模式;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技术及防治策略,在全国应用推广。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本项目获得了目前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研究对象涵盖育龄妇女、一般孕产妇及HIV感染孕产妇,调查人群规模达18万人,建立了1374人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流行病学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及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研究队列。
在国内首次揭示孕产妇HIV感染状况、分布特征、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在孕期、产时、产后不同时期的发生比例。率先研究HIV感染孕产妇孕早、中、晚期、分娩期及产后不同阶段艾滋病病毒载量及免疫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获得我国HIV感染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危险临界值,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
首次获得我国HIV感染孕产妇流行感染病毒亚型和耐药株,探索发现了我国HIV感染孕妇耐药突变率,为HIV感染孕产妇选择适宜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提供本底资料和依据。
率先开展母婴传播干预技术研究,通过对不同联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有效性、分娩方式、人工喂养措施的干预效果分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特点的一系列综合干预技术,在全国推广,有效减少了儿童新发感染。
率先对HIV暴露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存状况进行了监测与评价,通过对死亡儿童死亡时期及死因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母婴传播率的校正系数,并应用其调整和科学评价母婴传播率。
在国际上开创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模式,提高了干预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服务的可及性,建立了孕产期适宜的HIV抗体筛查策略;并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成本效果及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率先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准确、敏感、特异的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筛查方法及策略。实现尽早确诊HIV感染儿童并给予治疗、关怀,解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成功家庭的心理负担。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本研究形成的针对孕期、产期及产后三阶段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技术,婴儿HIV早期诊断筛查方法与策略,孕产期HIV抗体筛查策略,及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基础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技术的服务模式等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形成了全国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策略与措施,已纳入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在全国推广应用;结合研究成果开发形成的系列技术指南、培训教材及孕产期保健和临床规范,已广泛用于全国的逐级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并作为国家规范直接应用于全国所有助产机构,规范相应的妇幼保健与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已大量减少了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和死亡病例,直接避免了对母婴传播感染HIV儿童的治疗及关爱所需的巨额费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多项空白,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