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三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二等奖-引江济淮(巢)工程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

项目名称:引江济淮(巢)工程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影响的研究

完成单位: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巢湖市居巢区血吸虫病防治站

完成人:汪天平、操治国、张世清、杨卫平、何家昶、赵峰、沙建军、罗俊平、郭见多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0071-20081231

项目资助: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08010302182)、安徽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项目(No.2002A003)。

国内外研究进展: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疫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传播和流行与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有大量的事例表明,在血吸虫病疫区兴建水利工程项目,存在引起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蛳扩散和血吸虫病疫情蔓延的风险。引江济淮(巢)工程是以解决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实现在该省境内长江、巢湖与淮河三大水系直接沟通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在国务院国发[199056文批转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引江济淮(巢)工程与南水北调东、中两条规划线路并列,是南水北调线路之一。目前该工程已被列入修编的长江、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由于该工程规划中的3条引江线路的引水口均位于血吸虫病流行区,且工程的长江至巢湖段途经血吸虫病流行区,而工程途经的巢湖及巢湖至淮河段目前为无钉螺分布的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因此,工程建成后能否会造成引水口及沿线地区钉螺沿引江线路向工程沿线非流行区迁移扩散,进而造成血吸虫病疫情的蔓延,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科学研究和评价引江济淮(巢)工程建设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的影响,并提出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防范措施。本项目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试验、生态模拟和实验室检测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工程途经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研究工程建成后钉螺的可能扩散途径和方式,系统观察钉螺在工程途经的巢湖及巢湖至淮河段沿线的生存繁殖能力,实验研究巢湖水质和工程沿线土壤对钉螺生存繁殖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工程建设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的风险,并提出降低风险的相应防范措施。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工程3条引江线路的引水口地区是均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以上地区现有钉螺面积13.1hm2327.7hm2,人群血清学查病阳性率为1.9%22.6%,耕牛感染率为3.2%6.3%;工程长江至巢湖段沿线钉螺分布广泛,人群血清学查病阳性率为0.3%5.2%,耕牛感染率为04.2%钉螺可随水流和漂浮物携带等方式沿水系迁移扩散;在实验条件下,钉螺能够在巢湖及巢湖至淮河段区域内生存繁殖;实验室检测未发现巢湖水质和工程沿线土壤对钉螺生存繁殖有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引江济淮(巢)工程建成后,尤其是采取自流方式引水,存在引起钉螺向巢湖及其以北地区扩散和血吸虫病向非疫区蔓延的风险。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本项目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潜在流行区的监测方案。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安徽省发改委组织的项目评审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好评,提出的防范措施和潜在流行区的监测方案已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从而为防患于未然,确保引江济淮(巢)工程建成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本项目研究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评估提供了模式和依据,研究成果应用于安徽省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芜湖市市区景观水系补水工程等众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或避免了水利工程建设引起血吸虫病流行的风险,保护了工程区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发表论文14篇,被引用41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