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三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三等奖-假病毒技术平台在流感和丙肝病毒研究及药物/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

项目名称:假病毒技术平台在流感和丙肝病毒研究及药物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完成人:王岳、周剑芳、赵洪兰、鲁健、郭敏卓、伊瑶、舒跃龙、谭文杰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076-200912

项目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内外研究进展: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技术是维护人类健康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很多新发、突发传染病是病毒引起的。面对这些新病毒,一方面迫切需要掌握其病毒学特点;另一方面在事件初期毒株资源匮缺、生物安全要求高,实际上限制了研究力量的有效组合。同时,很多目前无法分离培养的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模型的缺少阻碍了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本项目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了便捷、安全、代表性强的技术平台。

研究目的与方法:假病毒平台运用慢病毒等包装元件,将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包膜蛋白功能性地呈现在假病毒颗粒上,在2009H1N1流行初期,我们迅速建立了19182009H1N1,高致病性H5N1等假病毒系统,对上述病毒在重配规律、免疫学、抗病毒药物评价等方面做了深入地研究,为科学应对流感大流行作出了贡献。同时,为了发挥假病毒技术能提供难分离、难培养的病毒包膜蛋白研究手段这一特长,我们还建立了高滴度HCV假病毒平台,使HCV中和抗体、包膜蛋白生物学特性等研究成为了可能。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1.本研究针对流感和丙肝病毒建立了假病毒技术平台,解决了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生物安全及研究手段的问题,为新生突发包膜病毒研究提供了安全的操作系统。

2.该平台成功地应用于流感病毒包膜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重配预测研究,初步阐明了HANA重配的相互匹配模式,解决了流感病毒重要抗原间重配预测依赖于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问题。

3.该平台在人群免疫背景的研究与筛查中证明具有快速、安全的优点,为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该平台还可应用于流感病毒药物的药效评价,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4.该平台为丙型肝炎病毒疫苗评价、药物筛选、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丙型肝炎病毒无法分离培养所带来的体外研究的瓶颈问题。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1)能快速有效地建立拟似病毒为部分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提供病毒学、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模型;

2)能预测某些病毒包膜蛋白的重配,将疾病预防控制从被动变为主动;

3)能为某些难分离、难培养的慢性病毒毒性传染病提供病原体包膜蛋白相关的病毒学、免疫学等研究手段。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