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三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三等奖-阿片成瘾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

项目名称:阿片成瘾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干预研究

完成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完成人:陈红辉、李毅、刘学兵、张尧、朱军红、程建平、阮娟、韩利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0412-200812

 项目资助:经费自筹

 国内外研究进展

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以冲动性、强迫性的觅药行为、持续性渴求和极高的复发率为其核心特征,阿片类依赖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复吸的机制和临床干预是研究的难点与热点。目前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的研究和治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解决了急性脱毒期和部分稽延性期症状,但对精神依赖的治疗收效甚微,以至于近期复吸率高;对精神依赖的生物学机制还知之甚少,只有通过生物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想结合,才能破解精神依赖的密码,改变目前药物依赖的治疗现状。

1.阿片依赖的生物学进展

复吸是是生物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患者对药物的反复应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形态学、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病,精神依赖的形成是产生复吸的主要原因。阿片类依赖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其中生物学因素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从神经解剖、神经生化、逐步深入到受体后信号传导、基因转录及表达等细胞分子水平,都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阿片依赖的临床干预

①临床药物干预:药物依赖患者在戒毒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急性戒断症状(如阿片依赖者出现哈欠、流泪、流涕、寒战、失眠、等症状)、精神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等,美沙酮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主要方法,它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急性戒断症状和稽延期戒断症状,并且能减少毒品对人的危害。

②心理干预: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发现,药物依赖患者具有许多相似的人格特征,如高感觉寻求、低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差、反社会性等。目前国内大部分机构都难以针对阿片成瘾者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对阿片成瘾者开展专业心理干预的机构更是寥寥无几。

③社区康复模式研究:绝大多数海洛因依赖患者急性脱毒治疗以后都有可能复吸,因此后期的社区康复治疗在海洛因依赖患者防复吸方面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在专业人员的组织下成立各种集体形式的组织,如匿名吸毒者协会、TC之家、戒毒人员互助组织等组织,给吸毒者提供集会场所,使他们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戒毒,交流戒毒经验等。这些组织形式只是局部范围的,缺乏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难以在全国推广。

总之,目前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的研究和治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解决了急性脱毒期和部分稽延性期症状,但对精神依赖的治疗收效甚微,以至于近期复吸率高;对精神依赖的生物学机制还知之甚少。

l研究目的与方法

拟通过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期部分揭示阿片依赖的生物学机制,丰富成瘾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临床干预阿片类物质成瘾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临床研究,初步探讨系统的心理治疗、社区康复等综合干预模式对降低阿片依赖患者的复吸率,降低毒品的危害,提高阿片依赖的防治水平。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1.药物依赖的生物机制:发现DBI不仅参与了躯体依赖的形成,还可能参与精神依赖的形成。②大鼠吗啡戒断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形成、熄灭与点燃:我们对大鼠进行吗啡处理的同时进行纳洛酮干预,并进行CPA训练,形成CPA以后再进行消退训练以及消退以后再引燃,以检测CPA对负性强化的敏感性,结果由本方法训练形成的CPA模型对阿片戒断的厌恶动机检测非常敏感,因此该模型是一个测评负性强化非常有效动物模型。

2.药物依赖的临床干预研究:①海洛因依赖患者存在脑电图及P300波的异常,提示海洛因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涉及到额叶、海马等部位功能。②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提示海马参与了海洛因依赖的病理生理过程,并提示患者海马神经元受损。③心理治疗显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与单纯的美沙酮治疗相比,疗效更加显著,为我国药物依赖防治探索出新的思路。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本课题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研究目前重点集中在探索通过运作性研究和参与性干预方法的策略,有效整合戒毒资源和社区资源,探索出自愿、强制戒毒机构与社区间对接模式,以及戒毒者治疗、康复、回归社会为一体的运作机制,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集生物、社会、心理干预为一体的无缝对接综合戒毒康复模式,目前该模式已经在武汉市部分社区、武汉市优抚医院美沙酮门诊、武东医院美沙酮门诊进行了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国家禁毒工作和艾滋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了毒品危害,促进成瘾者的回归社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此外,本项目中大鼠吗啡戒断诱导的CPA建立、消退与重建“系统模型”在国内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阿片类物质阶段所指的厌恶动机的生物学机制,实践证明该动物模型敏感而稳定。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