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二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二等奖-中国残疾预防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来源:

项目名称:中国残疾预防的对策研究

完成单位: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完成人:郑晓瑛、陈功、宋新明、崔斌、张蕾、刘菊芬、裴丽君、武继磊、黄成礼、林艳

一、项目概况:

本研究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应用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时间为20068月至200712月。其目的是通过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类型残疾发生的水平和等级,以及不同类型残疾的致残因素,并在分析我国残疾预防现状以及国际残疾预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各类残疾致残高危因素的残疾预防和控制策略,以及现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残疾预防和控制的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国残疾发生风险及高危致残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并和1987年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我国各类残疾发生的风险和水平;2)我国各类残疾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3)制订适宜可行的残疾预防策略和措施。

本研究采用了人口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和公共政策分析等学科中的理论,并结合统计学的有关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首次在中国采用ICF分析框架对我国人口残疾及其预防进行研究。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1、我国残疾的发生模式及致残因素有如下特征:

1)残疾发生水平很高,残疾类别构成和1987年相比有所变化,肢体残疾和精神病残疾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而听力言语残疾和智力残疾的比重则有了大幅下降。

2)致残原因以后天获得性残疾为主,非传染病致残占很大比重。在各类残疾中,先天性残疾所占比例不到10%,获得性残疾则占到3/4。而在获得性残疾中,非传染病致残所占比重最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3)不论是残疾分布还是致残原因都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

4)不同年龄人口面临着不同的致残风险。先天性残疾的发病多在出生前,而其出现残疾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时期,而在受教育年龄段则要重点防范传染性疾病致残和创伤及伤害致残,在工作年龄段,则要重点防范创伤及伤害致残,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强对非传染性疾病致残的防范,而对老年人,则要重点防范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残疾风险。

2、残疾的终生预防策略与措施

研究表明,我国残疾发生水平很高,致残原因以获得性残疾为主,不同年龄人口面临着不同的致残风险,必须采取终生预防的策略。

结合中国残疾发生现状和致残原因特点。构建如下残疾预防策略:1、加强残疾预防的宏观系统规划,制订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建立综合性、社会化的残疾预防和控制网络;3、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一级预防为重点的残疾预防工作;4、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加强全民防残意识,加强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控;5、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定国家残疾标准,建立残疾报告制度。

此外,还针对先天性残疾及获得性残疾的致残因素,制订了针对性的系统残疾预防措施。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1、本研究主要成果纳入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文件中第二部分“加强残疾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中的“(六)建立和健全残疾预防体系”整节内容该文件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2、本研究主要成果纳入了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中国残联编著,华夏出版社20088月出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中的关于“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的相关内容,见该书第45-50页。

3、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功博士代表课题组参加了国务院第158次常务会议,多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及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汇报本研究主要结果。

4、本研究课题报告经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课题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国家课题一等奖。在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出版了专著《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残疾人口与发展研究丛书,华夏出版社,2008.1

5、在《JournalofAgingHealth》、《中国公共卫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文章19篇。(文献目录见附件)

6、在“残疾人口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研究成果,并和中国残联、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加州大学等与会代表共同发布《未名湖宣言》,倡导残疾预防。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