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调查与传播规律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曹务春 方立群 江佳富 刘运喜 左曙青 张文义
杨红 刘玮 詹琳 张泮河 禇宸一 汤芳
一、项目概况
世界上面临新传染病不断出现、旧传染病死灰复燃的严峻形势。除大家熟知的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外,不容忽视的是新旧虫媒传染病的巨大现实危害。虫媒传染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有动物宿主存在,它们在自然界流行,当人进入疫源地就会被感染、发病,因此,这些疾病对在野外从事生产活动、经济开发、国防建设、旅游、野营以及军事训练的人群威胁极大,暴发流行时有发生。近年来一系列虫媒传染病相继出现,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发病人数逐渐增加,对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不断改善和旅游事业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西部开发、振兴东北、林保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对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引起疫情暴发。如莱姆病、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的出现与蔓延,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等疫区的扩大与变迁,斑点热、土拉弗氏菌病疫源地的活跃都是典型的例证。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90370)、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21004、7061005)资助下,围绕上述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和军事战略意义的虫媒传染病,将现场调查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采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先进手段,从传播媒介、动物宿主、易感人群、自然环境等环节开展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解决其预防和控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我国传染病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1、弄清了新疫区北京市HFRS流行状况及疫源地性质,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当地流行株的型别和亚型,掌握了动物宿主及人群感染HV的基因变异特征;首次从我国大林姬鼠检测到Amur型HV,并提出了其与Soochong同种的新观点。
2、研制出HFRS防治决策应用软件系统;应用GIS、RS、GPS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发现了HFRS的热点区域;明确了人群HFRS流行情况、高流行区地理环境特征;确定了HFRS传播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构建了HFRS传播风险预测模型。
3、在进行HFRS研究的同时,系统阐述了HFRS与共存于疫源地的恙虫病的临床及实验室鉴别特征;并首次从病人螨虫叮咬后的焦痂中检测到恙虫病东方体。
4、率先从媒介、动物宿主、人群三个环节证实了我国粒细胞无形体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我国粒细胞无形体的特征,发现了2个新的变异株。
5、从分子水平上对我国伯氏疏螺旋体进行了系统分型,发现1个新基因型;确定了土拉弗氏菌在我国的主要媒介为全沟硬蜱和草原革蜱,鉴别出1个我国特有的土拉弗氏菌基因型;在多个地区多种蜱和宿主动物中发现新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表明我国存在较复杂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成员及其自然疫源地。
6、从蜱媒、野生动物宿主和家畜证实了4种蜱媒病原体的复合感染。
7、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脑疫苗免疫不能中和西尼罗病毒,有必要开展西尼罗病毒疫苗的研制,以应对可能传入的西尼罗脑炎。
8、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研制出移动式生物危害侦察系统,能够向卫生保障人员提供快速、便捷的生物危害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侦察服务及防控相关的专业信息。
9、同时对几种虫媒传染病进行综合的调查,一方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研究方法互相借鉴和补充,有利于阐明媒介、宿主和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该研究创立的综合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研究手段,而且还为有目的地寻找、发现新的自然疫源地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三、研究的效益及推广应用情况
1、已发表论文73篇,其中SCI论文23篇,总影响因子75.81。
2、论文被引用195次,其中他引156次。
3、在GenBank登陆注册的新基因序列239条。
4、申请专利1项。
5、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个。
6、培养了博士后3名,博士7名,硕士6名。
7、主要研究者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相关研究成果在4次国际学术会议和3次国内学术会议中进行交流。
8、在本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申请到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1项,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联合申报NIH课题各一项。通过本研究项目还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犹他州立大学、俄国中央流行病学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9、在“全国传染病监测与现场调查培训班”和全军防疫系统学术和培训活动中,都曾列举蜱媒传染病调查的范例,介绍和推广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
10、接受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宁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中心防疫站、沈阳军区医学研究所、总参三部防疫队等单位人员进修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和实验室技术。
11、有18个国家30余个研究和教学单位索要发表的论文和有关材料。说明本项目已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