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二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二等奖-我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发布时间:2017-09-19 来源:

项目名称:我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完成人:张丽娟 徐建国 任军 李群 芮景 万康林 柳燕 冯子健

吴家兵 倪大新

一、项目概况:

中美新发及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1U2GGH000018-01)

2008年美国医学会著名杂志JAMA30019卷发表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等国内外7家专业机构共同发表的研究论文题目为“中国人粒细胞无形体院内传播感染”。同期,美国纽约洲医学院著名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专家PeterJ.KrauseandGaryP.wormser教授对该项研究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发表了重要述评,强调此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

1)世界范围内首次证实了人粒细胞无形体人人传播

2)是中国第一次报告人粒细胞无形体实验室确诊感染病例

本研究简述如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人粒细胞无形体A.phagocytophilium引起的蜱源新发立克次体病,该病主要通过媒介蜱的叮咬或接触传播。病死率为1%200610月安徽省某县一农民妇女突然高热(39.2℃),伴头痛、肌肉痛、乏力、头晕,当地卫生所治疗无效后转县医院就医并按出血热治疗。因病情加重又转入当地某三甲医院,当晚病人昏迷、多腔道大出血,多项抢救措施无效,次日早死亡。调查发现该病人曾在发病前12天被蜱叮咬。119-17日,原发病人死亡抢救的同一医院感染科共收治9名不明原因高热病人,5人为原发病例家属,4人是曾参与抢救首发病人的医务人员。9例病人均有首发病例典型临床表现,但都没有蜱叮咬史。该起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流行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进行传播风险及实验室调查研究。采用血清学金标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9例病人标本发现7人发生血清学转换。PCR检测血液标本16SrRNA基因,9例病人全部阳性,序列与人粒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100%%同源,且9个病人检出序列证实为同一克隆。2例病人人粒细胞无形体GroEL基因检测阳性,序列分析为同一克隆。通过感染风险因素调查发现直接皮肤接触血液(P0.001)或呼吸道分泌物(P=0.004)为主要传播危险因素。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1)世界范围内首次证实了人粒细胞无形体人人传播方式

2)中国第一次报告人粒细胞无形体实验室确诊感染病例

3)我国无形体病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1.该研究推广应用如下:

1

20082月,我国卫生部面向全国颁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应急发[2008]18号。

2

2009930,卫生部办公厅针对我国近期无形体疫情再次下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卫办疾控发[2009]158号)。

3

美国著名传染病专家RJThomas,JSDumler,JACarlyon,等人在抗感染治疗专家综述杂志(ExpertReviewofAnti-InfectiveTherapy)发表文章并根据此项研究成果提出了最新蜱源立克次体病诊断、处置纲要。

4

2009130,澳大利亚红十字会血站(ARCBSMede-News)向全国发表了重要新闻,其卫生部长HonJohnHill博士,就以往的研究资料及近期我国此项研究成果,对澳大利亚血液制品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防止通过输血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5

该项研究促进了我国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促进了疾病监测及研究工作的开展。全国29个省、市CDC参加了全国无形体及立克次体病培训班,10个省级CDC实验室参加了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活动。10个省级CDC在本省范围开展了无形体及立克次体流行病学本底调查。

6

200811月国际著名网站每日(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1/081118161239.htm述评了此项研究,强调未来医疗实践中HGA诊治中的个人防护,同时强调该病人人传播方式将对欧、美等国构成的潜在威胁。

7

2008121,国际著名网站今日医学新闻(www.medicalnewstoday.com

对此项研究成果作了重要述评,强调中国科研工作者首次证实该病及人人传播方式。

8

20091111,加拿大莱姆病基金会网站(www.canlyme.org)全文转载了此项研究的文摘。要求高度重视莱姆病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复合发生。

9

2008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中国(NatureChina)将我国的此项研究列为2008年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亮点之一(www.nature.com/nchina/archive/clin_med/subject_nchina_s4_2008.html)。同时发表了编者按,论述了作为新发传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的严重威胁。

10

2009210,国际麦格劳希尔教育网站(www.bada-uk.org/wordpress/?p=383)发表了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TamarF.Barlam教授就我国此项研究成果而撰写的重要述评,文章强调了临床病人血液及体液标准防护的重要性。

11

20081120,英国、苏格兰等国共同组建的著名网站

www.bada-uk.org/wordpress)在医学新闻栏目中对我国的此项研究成果进行了

转载及述评,要求公众及公共卫生部门特别注意该病的防护及传播。

12

我国传染病领域国家重点核心期刊《传染病信息》2009年第22卷第1期对此项研究成果做了重要编者按,题目为“关注全球疫情,思考我国传染病防控热点”。

2.该研究发表、引用、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情况

本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在2008年美国医学会著名杂志JAMA30019(SCI影响因子为31.718)。截止目前被国际SCI论文引用6次,国内核心期刊引用8次。培养研究生2名。2007年,该论文在美国Colorado举办的第21届国际立克次体学术交流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