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表彰奖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第二届 > 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三等奖-中国结核病防治效果监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来源:

项目名称:中国结核病防治效果监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刘剑君、么鸿雁、张慧、陈伟、黄飞、王晓梅、

陈诚、孙谨芳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资助名称为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1J034),起始于20041月。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例占全球总数的15%,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政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行动与措施,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加强政府承诺,增加财力物力投入。而多年的结核病防治实践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障碍,需要进行哪些政策调整与更新,新的十年规划的目标应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系统的研究予以回答。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全国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结核病监测系统资料、自1979年以来先后开展的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以及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资料,综合分析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评价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分析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策略的实施与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方法和内容是利用我国现有的结核病监测体系资料,结合现场定量和定性调查,紧扣结核病控制的全球及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描述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现状,评价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探讨影响结核病防治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结核病的疫情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实现联合国结核病千年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同时,采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提出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最佳发展策略的建议。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全面整合了1990-2005年十五年间我国结核病监测、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统计年鉴等不同途径、不同类型的数据,系统归纳了结核病疫情指标和工作指标,提出了核心指标体系,即患病率、报告发病率等疫情指标和DOTS覆盖率、病人发现率等工作指标,以分析疫情指标和工作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结核病疫情指标和工作指标相互结合的分析评价模式。

首次将SWOT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结核病防治策略分析中,对现行的中国结核病防治政策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进行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提出防治政策的优化组合,为结核病控制提供政策建议。

分别利用疫情指标和工作核心指标,采用不同的模型,从不同侧面估算疫情的变化趋势,并相互印证,综合估算并预测了2001-201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结核病流行趋势,呈逐年下降趋势。而2006-2008年传染病报告的结核病疫情的实际下降趋势,间接印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利用项目研究成果,发表19篇文章,包括结核病控制政策的演变和实施效果、核心工作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疫情的因素分析、疫情变化的预测等内容。发表的文章在2005-2008年间共被引用91次。其中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杂志上3篇,影响因子计31.65,被引用16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了4名研究生。

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年实施计划提供证据和政策支持;为出台全球新的遏制结核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健康中国2020”—结核病领域专题研究报告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为全国结核病监测管理系统的优化和数据分析利用提供了思路与经验;为传染病重大专项—结核病预警模式的研究申请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为编印全国结核病监测年度、季度分析报告提供了分析思路。

分享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每日更新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