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建立长江流域、我国湖区GIS血吸虫病预警系统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完成人:郭家钢,余晴、朱蓉、鲍子平、钟波、陈红根、张世清、元艺、李岳生、梁松
一、项目概况:
长期以来,血吸虫病一直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而长江中下游的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迫切需要建立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预警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三者相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对血吸虫病疫源地的准确性和互动性。本项目针对湖沼地区钉螺分布环境与血吸虫病流行密切相关的特点,成功地应用3G系统,创建了我国湖区血吸虫病监控预警模式,有效的实现了对疫源地实时监控的目的。
本项目是通过RS,GIS,GPS,GSM技术的应用,给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利用GPS(全球定们系统)和RS(卫星遥感)GSM对有螺地带和可疑的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和预测。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表达,建立全国血吸虫病疫性的动态地图,将这些监测地区历史的和现实的疾病调查资料系统地、准确地放到一个动态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去,同步分析环境变量与钉螺孳生地及血吸虫病流行强度的定量关系,并及时的更新和发布新的血吸虫病流行信息。同时我们还可利用GPS/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对新生钉螺孳生地和急性感染发生地进行反复定位、纪录、分析,了解急性感染和钉螺分布的范围、分布的面积和分析其内在的关系,从而预测钉螺的迁移趋势和急性感的暴发。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该预警系统的建立,上级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的情况,及时对现场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和更新疫情信息。同时,各省之间借助GPS设备可以进行信息传送和资料的传递。各级部门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本系统的开发也将为其它疾病预警系统提供一个全新技术的模式。
二、项目研究结果和结论:
主要成果:
1.应用GIS软件,通过GIS平台对地面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开发适用于血吸虫病信息管理、处理分析的地理医学信息系统。
2.针对钉螺生态环境特点,运用遥感技术(RS)尺度放大,从遥感卫片中获取钉螺孳生地的环境信息,实现钉螺孳生地的快速确定。
3.建立基于风险组和基于个体的血吸虫病时空传播模型。
4.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无线移动通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短信方式实现了疫源地位置信息与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的快速传递,达到实时监测和预测血吸虫病疫情的目的。
5.获批并执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基本于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十年百项”推广项目,推广效果良好,2009年通过验收完成任务。
创新点:
1.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钉螺调查,准确获取疫源地位置信息,提高其可复核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血吸虫病监测和防治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达。
2.运用全球无线通讯系统,实现血吸虫病疫情与疫源地空间位置信息同步交换,实现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实时、实地监控,也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提供了一个及时、准确、可靠的技术平台;
3.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建立了基于风险组和个体的血吸虫病时空传播模型。
三、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推广应用情况:
1.根据本研究结果,卫生部在全国110个流行县配置GPS手持设备1110台,极大地加速了疫区钉螺调查的电子化管理进程,并通过GIS平台进行表达。根据技术要求,制定了手持全球定位设备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培训教材,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显著提高了血吸虫病疫情管理的效率。根据安徽省血吸虫病监测点测算,可节约防治经费达350万元。
2.本研究GIS数据管理系统成果已完全用于全国血吸虫病80个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表达。
3.在国务院血防办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进行的一系列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暗访工作中,运用该系统进行环境了解和现场实地导航。
4.建立的血吸虫病时空传播动态模型成功应用于四川德阳市旌阳区,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现场预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培养了3名博士、2名硕士。已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期刊源收录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2篇,引用引证44次。
联系我们: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3001313-1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 电子邮箱:cpma@cpma.org.cn 邮政编码:100062